首页
搜索 搜索

苏州:大学之道

凤凰网     2023-07-27 17:23:46

7月22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启用,500名本科生在南京市鼓楼校区完成一年“寻根式培养”后,率先入驻苏州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共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新型学院,并成立9个研究院和3个研究中心。


(资料图片)

南京大学属于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C9联盟”的一员。2022 年11月,随着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在苏州吴中区成立,C9高校已经全部落子苏州。

2022年,苏州市以高达2.4万亿的GDP被誉为“最强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6万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52.5%。如今,苏州正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创新集群深度发力,光子、纳米、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加速成势。苏州,是一座制造业强市,亦是一座创新重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苏州,发达的制造业、丰富的教育资源、蓬勃的创新势能交相辉映,绘就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靓丽风景。

20世纪初,苏州辖区内的高等教育资源仅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几所本地高校,而如今,985、211、海外名校等顶尖教育资源荟萃。二十年间,苏州何以从教育“洼地”蝶变为教育“高地”?这条“大学之道”又如何赋能苏州的高质量发展?

独墅湖畔的“星火燎原”

时间拨回,1994年2月26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苏州工业园区就此诞生,成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合作项目。由此,苏州工业园区因改革开放而兴,逐步发展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领头羊和风向标。

20世纪初,当时的苏州依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外商目光,新增合同外资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与“外资热”形成反差的是,“教育冷”问题亟待解决。

相比于省会南京,苏州的高教底子实在弱,本土只有一所“双一流”大学——苏州大学,而南京则有13所。城市发展的未来,必然是科创,而科创的发展,离不开高教实力。正是在此背景下,中新合作双方都敏锐地意识到,必须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02年8月29日,苏州研究生城正式奠基,掀起了引入异地名校的浪潮。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成为最早入驻苏州研究生城的985高校,后又于2007年、2011年与苏州市政府在苏州研究院内先后共建软件学院和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建院以来累计培养研究生超过7000人;

2004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通过协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和纳米学院(苏州)输出超2000名全日制研究生,两年后,西安交通大学又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此设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2004年6月,复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创办,成为中新两国在教育领域通力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5年,为适应园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城扩容升级为高等教育区,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也涵盖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各个层次,为园区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人才基础;

2005年6月,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正式揭牌,重点培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同年10月,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后于2018年决定成立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设有两个人才培养平台: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和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围绕苏州市主导产业开设了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等多个专业;

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集聚的同时,园区借鉴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发展经验,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中心,放大其“技术外溢”效应,推动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旨在加快培育原创性创新成果,并实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于是,2008年,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式成立,区域也实现了从为产业培养人才到人才引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10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组建,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相关电力设备、通信技术等领域展开重点攻关;同年1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诞生,成为引育新加坡科技资源的重要平台;

2012年,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相继设立;

2016年,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苏州分中心揭牌;

2018年,南澳大学(苏州)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诞生;

2021年,上理-交医苏州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重点协助苏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对接上海乃至全国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搭建临床加速器。

划定苏州研究生城这块区域的最初目的便是成为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二十年间,独墅湖畔的高等教育资源加速集聚,不仅有国内知名学府,牛津、杜克、利物浦、新加坡国立、悉尼大学等世界级知名高校也皆相聚于此。随着体量的扩增,这块区域也几度更名,研究生城——高等教育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区域功能的悄然改变。最早的研究生城仅作为纯学术的教育集聚区,重点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来满足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单位的用人需求。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到高校师资引进,几乎都是大规模不计回报地投入,这也为后期强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凭着敢试敢闯的探路者精神,苏州工业园区走出了高等教育的“独墅湖模式”。如今,33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在此集结汇聚,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群星闪耀,更有科技型企业达5000余家,智力之泉源源不断涌入科技领域,并转化为创新动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育高教资源的浪潮早已从独墅湖畔扩展到苏州全域。目前,全市共有36家高校,近30万名全日制在校生。截至2022年底,苏州已与200多所国内外大院大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建设各类产学研创新载体超160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000多项。

名校与名城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对于各大高校、人才来说,拥有超过4万亿的工业底盘的苏州,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有着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突出优势,正是高校能够大展身手,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好平台。另一方面,伴随越来越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苏州,苏州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的转化。

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是如今苏州大力推进的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如今,苏州与各大高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平台已形成百花齐放态势。

5月26日,继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后,苏州与哈工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再结硕果——位于吴中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园正式开园,将借助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成果优势,聚焦航天器制造及应用、航天新材料及器件、空间信息处理、航天先进动力及装备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为苏州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不止哈工大,苏州推动C9高校在苏建设创新载体数达28家,仅清华大学在苏建立的载体就达8家。

创新载体的发展定位精确瞄准了苏州产业的前进方向:推进北京大学建设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在苏州建设高等研究院,启动建设苏州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苏州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等载体。

这些重大创新载体的建设使得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更容易获得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从而高效输出科技成果,而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将科技成果推向企业市场化应用,赋能产业发展。

大院大所孵化出的科技型企业不在少数。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研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学术机构,是我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尖端人才集聚的中心。自20年前落子独墅湖畔伊始,中国科学院与苏州的院地合作持续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目前,中国科学在苏州载体机构共有34家(包括2家中国科学院建制研究所),在苏州人员已超过4800人,累计引进各级、各类高端人才1000余人;累计引进孵化780余家科技型企业落户苏州,“十三五”期间中科院成果为苏州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

浙大首家省外布局的创新载体——浙大苏州工研院,已累计孵化技术创新型企业7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并购公司3家、目前排队上市企业2家。

中新两国教育领域合作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主要面向环境与能源纳米科技、大健康生物与食品工程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已孵化高科技企业90余家。

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坚持“孵化+投资+引进”的产业发展模式,发起成立4只创投基金,吸引外部社会资本20亿元,孵化企业83家,其中拟上市企业3家,企业年产值达17亿元,累计总纳税额超3亿元。

这些有着大院大所背景的企业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有着强劲的势能。5月24日,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孵化的清研精准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清研精准创新中心。清研精准凭借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检测设备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获得多家行业龙头和投资公司的认可,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清研精准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真正实现从检测技术到检测服务再到数据服务全闭环,保持行业的领先,进一步助力苏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才引育为支点撬动更多创新力量,苏州释放更多诚意,绘就更广阔的蓝图。2020年11月19日,苏州召开大院大所合作发展大会,发布了“苏州·大院大所合作热力图”和苏州大院大所合作政策,邀请各路英才来苏,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今年以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多次调研苏州合作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且多次强调,把支持每一所在苏州高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高校一有所需、苏州必有所应,全市上下要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发展,不遗余力提供全周期服务,扎实推动各领域深化合作。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关键结合点。高校持续集聚,与苏州强大的制造业优势深度结合,正让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在苏州产生、实现就地转化,持续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此外,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还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潜移默化塑造城市肌理,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苏州建设成更美好的“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1 制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